人民日报谈粮食供给能力: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 六 )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一子落,带来满盘活。在东北冷凉、北方农牧交错等“镰刀弯”地区,一穗穗玉米在“咻咻”地消失,一棵棵大豆、一株株饲草在“噌噌”地生长。田野上的加减法,换来产业布局的一手好牌:去年全国调减非优势区水稻800多万亩、玉米400多万亩,大豆、薯类、优质饲草等短缺品种补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调顺体系,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在河南,“厨房”带动“粮仓”,整县创建高产高效基地,更多农民抬头看市场,不再只顾埋头种地。
“做面包要强筋的,做馒头要中筋的,做饼干要弱筋的,分不清哪行?”永城市侯庄村种粮大户侯建理快人快语。去年麦季连遭五灾,一亩地减产200斤,算大账却发现钱没少挣:“1020亩优质强筋麦,全走的专用订单,每斤高两毛。”粮食产能变成加工优势。如今,中国人每吃4个馒头,有1个来自河南;每2个速冻水饺,有1个来自河南,“国人厨房”称号当之无愧。
田间连车间。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0多万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经营体系创新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让粮食生产不再单打独斗,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农业也不再限于耕田养殖,一二三产融合加快,一批批农产品创出新品牌,不断释放新动能。
推荐阅读
- 南朝|三国志9南朝名将扎堆却没有种田能手,前期粮食面临危机
- 王者荣耀|LOL:人民日报开始点名,电竞圈纷纷响应,王者荣耀太心机了
- 手机游戏|人民日报询问LOL手游国服上线时间,腾讯官方终于给出答案
- 人民日报|斗罗大陆翻车,肖战都拯救不了,央视与人民日报的点评成了笑话!
- vivo|人民日报点赞!助力5G发展,vivo做了这些事
- 人民日报|自作聪明!人民日报痛批\自动续费\:注将被市场淘汰
- 如果蜜蜂灭绝了,粮食会减产、只是人类饿肚子?可能要严重得多!
- 纯粮食酒-稻谷酒的酿造工艺及口感
- 纯粮食酒坊:浓香型白酒的香,到底是什么香?
- “互联网+”成为优化社会服务供给的关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