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宏观政策彰显定力( 三 )

二是要宽财政,发挥好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作用。2018年四季度以来,基建投资增速维持底部企稳的态势,一直低于名义GDP增速,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其中在基建投资相关的方面,提到了两个更具体的内容。一是补短板和新基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重大战略实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在严肃财政纪律、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基调下,大搞基建进行强刺激是不可能的,但是宽财政加力提效有利于基建投资增速稳步上行,对经济起到边际拉动作用,比如专项债可做项目资本金、地方债务化解试点、推进PPP模式等,并不会增加隐性债务,同时又可以促进基建投资。

三是对于房地产应当坚持因城施策,稳房价、稳预期、稳投资。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体现了政府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的政策定力,也表明政府有信心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从政策角度看,“房住不炒”、长效机制的目标是控制房地产和土拍市场的过热,防止房价新一轮快速上涨,而不是要彻底打压房地产投资,主动造成危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