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剥离自动驾驶业务,到底是拆分,还是独立?( 七 )

今年,Lyft与Uber在美国相继上市,在资本市场上为网约车刻画出了大致的估值/市值模型。在国内,与滴滴同时期创立的美团、小米等公司相继上市,网约车赛道上不断出现新对手。于内于外,滴滴都有着不小的IPO压力。

若要IPO,则滴滴需要一份好看的财报,一个没有沉重包袱的未来预期。将自动驾驶业务剥离出去,可以有效地降低自动驾驶这台“资金抽水机”对滴滴上市估值的负面影响。

下一个独立的会是谁?

借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回顾一下一些大公司的自动驾驶业务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历史惊人地相似。

2016年末,谷歌将其苦苦孵化了7年的无人驾驶业务拆分为子公司Waymo,为行业做出了一个“榜样”。

通用与福特两家大车企的部门虽然没有拆分,但他们各自收购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和Argo.AI时,均保持了两者独立运作的形态。这种相对独立的模式,保障了Cruise和Argo.AI分别从一些竞争对手(本田、大众)处拿到了数十亿美元融资。

而Uber在临近上市时,也选择了拆分自动驾驶部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