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从2020年起正式实施( 三 )

作为残疾人服务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经历了6年的调研和标准制定,《规范》对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行业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服务的路径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高、更优、更精的服务,从而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托养服务进入规范时期

据采访人员了解,该标准适用于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也就是年满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段的残疾人。该标准涵盖残疾人托养服务、寄宿制托养服务、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三类。

那么,为何选择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群?

冯善伟表示,以前社会上的残疾人托养机构主要针对的是16周岁以下或60周岁以上的残疾人群体,但在16周岁之后到退休之前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并没有太多服务,但他们又是社会中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体,急需照顾。出台标准的目的,就是要求托养机构能为他们提供基础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生活能力的提升,甚至顺利就业,同时也能让他们的家庭成员的到“喘息”的机会。

在人员配置和管理方面,该标准作出了要求。该标准要求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残疾人社会工作、医疗或康复、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或疏导等专业能力,每年需参加相关专业规范要求的业务学习或专业培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