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购物车里的拉夏贝尔 为什么没成中国版ZARA( 七 )

在半年报预告中,也可以感受到拉夏贝尔面临的多重压力。国内大众服饰零售市场持续低迷、毛利率同比下降,业务转型调整、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尚需时间体现,费用的减少未能抵消毛利下降的影响。另外,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公司持续归还银行借款,对产品下单、上新等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市场低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拉夏贝尔的嗅觉似乎不ZARA敏锐。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ZARA全球第二大市场。2017年,ZARA在中国店铺共有183家,而且开店节奏放缓,还关闭了标志性的全国首家旗舰店。

另外从城市布局来看,ZARA门店绝大部分集中在一线城市。拉夏贝尔则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将目光放在了二、三线城市。2017、2018年财报显示,来自二线城市的收入占比在42%-43%,三线城市收入占比23%-24%,一线城市收入占比在13%左右。

随着一线城市市场饱和,ZARA也在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但ZARA的策略是很谨慎的,进入一个新市场时,通常先开设一家店,以此为继续扩店的基石,等对当地市场有足够了解之后,才会继续开第二家店,或逐步引进集团旗下的别的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