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房地产论坛|限竞房质量存疑背后:地产财富窄门,企业家该如何自律?( 二 )

限竞房自去年入市,其未入市之前,被多次解读为“将成为北京房产市场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而入市已经一年有余的限竞房自“出生”就负面新闻缠身。房企向上竞地价,向下竞房价,这是防止开发商炒地进而推高房价的一种调控举措。在这样的模式下,此前几乎肆意生长的房企被戴上枷锁,利润的缩减在所难免。

弊端开始显现。限竞房楼间距较小,户型也因“7090”的限制偏向鸡肋,绿化不尽如人意。事实上,限竞房自入市之后就走向极端,部分楼盘因地理位置较好,一开盘即刻售罄。而有些楼盘因地理位置偏远,则存在去化难的问题。

此外,在质量的考核上,限竞房也尚未过关。限竞房自入市之后,各地楼盘又陷入了维权怪圈。在当前房企利益至上的考核标准下,限竞房交房后的质量让业主不够满意。墙纸脱落、地板冒灰、保温层质量注水,甚至连楼盘主打的新风等高科技也只是变成了房企变相收费的手段。“当时看样板间挺好的,但是交了房子之后没想到很多地方都是卡着最低标准建的。”曾有一位业主对《华夏时报》的采访人员说。买房变成了业主与房企之间的一场博弈,其中甚至还夹杂着运气的成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