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讲话鼓舞斗志(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雪地讲话鼓舞斗志(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采访人员再走长征路)

雪地讲话鼓舞斗志(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图为贾生贵老人。

本报采访人员 杨俊峰摄

“爷爷告诉俺,他心里一直记着毛主席在雪地里给红军讲话的情景,直到去世。”今年83岁的贾生贵老人对采访人员说。贾生贵是陕西省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村民,从爷爷贾有旺到他这一辈,三代人一直生活在这个陕北小村庄里。

象鼻子湾村的名字取自它背靠的大山,从特定角度看,山的形状酷似大象的鼻子,村子因此得名。

那个时候的象鼻子湾村,是一个藏在大山中少人问津的小村落,村里只有七八户人家。1935年11月初,安静的村子忽然热闹起来。

“爷爷跟我说,一支身穿灰色军装的队伍来到我们村驻扎休整,他们的帽子上都有红色的五角星。”贾生贵说,“爷爷说部队在村口的大树前开了一个会,一位湖南口音的领导站在土台上给大家讲话。俺爷爷没上过学,听不懂说了些啥。只记得当时的雪好大,特别冷,很多红军战士衣衫单薄,有的战士裤腿上的布都是一条一条的,根本遮不住寒,但他们腰板都挺得很直,眼睛里放着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