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真的就在他的血液里”( 四 )

出“告示”

“90后”“稻神”定下新三大攻关目标

“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心中有三大主要任务。”今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一则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这是“90后”“稻神”给自己和全体团队定下的亟待解决的“三大目标”。

其一,冲刺“禾下乘凉梦”,继续巩固每公顷18吨产量的目标。

其二,选育耐盐碱稻,瞄准每公顷产量4.5吨的目标。

其三,发展第三代杂交水稻。

“目前看,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的红线,依然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目前我国有10多亿亩盐碱地,现可供利用的在2亿亩左右。因此,袁隆平认为,如果能拿出1亿亩开发,每亩按300公斤产量计算,就能增加300亿公斤粮食,相当于可多养活七八千万人口。”杨耀松解释了耐盐碱稻目标的“来由”。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袁隆平近年来提出了利用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提高耐盐碱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2017年团队从国际水稻所等地收集耐盐碱水稻资源开始,仅当年便筛选出了4个较好品种。袁隆平也希望,国家能支持建立“国家级耐盐碱水稻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