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智能化升级: 联想缘何成咨询服务“一哥”?( 三 )

让我们展开分析 。

智能化浪潮中的联想武汉基地

一周前 , 夸克点评探访了联想武汉产业基地 。 在联想制造“铁三角”(武汉+合肥+深圳)中 , 该基地主要生产智能手机、平板、智能音箱等品类 。

它诞生于2012年 。 当年 , 联想集团投资50亿开始建立园区 。 2013年4月 , 大楼封顶;7月 , 首台设备进厂;10月 , 首部手机产出;12月正式量产 。 当年签约、封顶、投产、量产 , 武汉市领导称之为“光谷速度” 。

目前 , 武汉基地约12000人 , 有三大业务单元 , 即工厂(1万人);客服备件中心;测试认证中心(TCC) 。 它拥有32条全自动SMT生产线(主要是富士和松下设备) , 45条测试线、55条组装线 , 45条包装线 , 每天生产12万到14万部手机 , 一年3000万到4000万台 , 产值400亿 , 出口40到50亿 。 在中国手机单体工厂中 , 已不是一个小体量 。 该基地的产品 , 直接、间接发往160多个国家与地区 。 其中 , 发往全球的每10部手机 , 有6部出自武汉 。 剩余4部在海外工厂组装 , 但组件与半组件仍由武汉发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