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测控改道科创板 估值从13亿到36亿缘为何?( 四 )

另外,华峰测控于申报稿中表示,近年来,公司产品出口海外市场,与国际竞争对手产生直接竞争。而通过专利争议方式阻挠竞争对手的市场拓展,是国际市场通常采用的方式。

关于此事件,华峰测控在申报稿和回复函中,没有进一步详细披露对方公司的名称、相关金额和可能影响等内容。

申报稿中,华峰测控列举的三家国外竞争对手分别是爱德万、泰瑞达、科休半导体,其中前两家营业收入均达百亿级,科休半导体2018年营业收入也有31.07 亿元,相比之下,华峰测控2018年营业收入刚迈入2亿级。

至于事件主角是上述哪家企业,还是另有其人,目前尚不知。

事实上,华峰测控并非第一个在IPO期间遭遇竞争对手主张权利的企业。已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方邦股份,曾在创业板IPO期间被竞争对手要求巨额赔偿,这成为其创业板IPO折戟的原因之一。

科创板上市公司光峰科技在上市成功后也遭遇专利侵权诉讼,诉讼涉案金额共计4843.6万元,公司被冻结3000万元资金。

彼时,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就对IPO日报表示,诉讼已成为高科技企业竞争比较常规的手段和武器,竞争对手状告光峰科技其实是正常的专利竞争行为,但也可能对光峰科技经营有一定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