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不断网友很担心:智能音箱,你在窃听我吗?( 五 )

谣传与真相

“最近一年,身边很多朋友买智能音箱前,都会来问我监听问题”,张思成说。他先后在多家公司的智能音箱部门工作,被朋友们视为行业专家。“比较有趣的是,问完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还是买了音箱。”

据张思成及多位熟悉智能音箱的从业者介绍,智能音箱的识别工作分为“本地”和“云端”两种情况,在智能音箱处于未唤醒状态时,为本地工作状态,虽然会收录外界声音,但不会对这些声音进行存储与语义识别。“唤醒前相当于在做声波识别的工作,”徐家明介绍说,“(智能音箱)将收录的声音与唤醒词做对比,声波相符时,才会自动打开。”徐家明是一位智能音箱产品经理。

张思成否认了“偷偷监听”的传言,据他了解,市场主流的多款国产智能音箱无一存在主观故意监听的情况。

“这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张思成认为。他这样算了一笔账:假设一家企业累计售出100万台音箱,有20万日活,如果企业要启动这些音箱做24小时监听,就算每秒钟产生100k数据,乘以20万的话,累计起来传输带宽、存储和计算的花费相当惊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