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表却略其质!伊利股权激励遭质疑背后的一些思考( 三 )

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股权激励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绩效,实施人才战略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90%都采用了股权激励方式来激励管理层不断将企业带到更高的高度!

可以说,股权是企业存在的根本,股权危机是企业的心脏病,股权又是企业发展的终极动力。

由此也就不难解释,“伊利”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段上给出了一份“股权激励计划”!

2014年,“伊利”的年营收仅有477.79亿,而其中的净利润只有32.01亿。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当时的伊利提出了2020年实现“五强千亿”的战略目标。

也是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2016年“伊利”首次提出了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激励了270余名核心业务和技术人员。

在这一激励计划的实施下,过去这几年里“伊利”可谓收获颇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

无论是“安慕希”、“畅轻”、“金领冠睿护”,还是“金典”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帮助“伊利”在2018年取得了798亿收入,60亿利润的传奇神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