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荒野地上建起“自然学校”( 二 )

自2014年起,刘悦来带领了一批小伙伴从身边做起,开展自然教育。最初,他们针对世纪公园中的一块绿地,用蔬菜和瓜果做景观,经过改造设计,使人们能够参与到种植与采摘当中去。刘悦来告诉采访人员:“这块绿地当时是上海公园中第一个‘可食地景’。”

在宝山区老淞沪铁路边,有一块面积约为7亩的狭长土地。因为长期无人打理,这块土地成为堆放建筑垃圾和居民自发种菜的城市边角废弃地。经过刘悦来团队的设计改造与生态治理,这块土地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大片的农作物在保证“颜值”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更多活力;生态堆肥与蚯蚓塔等设施让物种种类更加丰富;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室内活动空间以及富有田园气息的室外廊架赋予了这片土地更强的的功能性。不仅如此,在设计之初,这片土地还融入了自然教育和一系列营造实践活动等特色内容,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这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火车菜园”,成为城市有机微更新的范本。

2015年下半年,四平路街道邀请刘悦来团队投入到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区的低碳社区创建当中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