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被坟墓地雷炸死也要盗尸,归根结底竟是为了教育?( 六 )

墓地枪从前的盗墓要么成功 , 要么无功而返 。 改良之后盗尸者的风险增大了许多 , 失手换来的是生命的代价 。 这么一来 , 确实让一些盗尸者知难而退 。 但有些盗尸者誓不罢休 , 偏要耍小聪明破解机关 。 由于墓地枪安装位置通常都固定在坟墓尾部 ,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地面上被遮掩的发射装置 。 于是狡猾的盗尸者让一些妇女白天假装成哀悼者 , 先到墓地侦察墓地枪的具体位置 。 等到夜晚 , 他们开展行动时 , 也就已经做好防护 , 完美躲过躲在暗处的敌人攻击 。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人们只好再研发新型防盗装置 。 1878年 , 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艺术家菲利普·克洛佛为他的发明坟墓炸弹申请了专利 。 这就是开头三个盗尸者受到的爆炸袭击的初代产品 。 发明者这次将炸弹机关安置在棺材盖内 , 只有打开才能发现机关 , 但同时也引爆了炸弹 。 三年后 , 有人改良了坟墓炸弹 , 把引爆装置延伸到棺材外壳上 , 做成像悬挂这棺材的布线 。 这样一来 , 盗贼还没打开棺材一睹偷窃物的真容 , 可能就被炸死了 。

改良版坟墓炸弹的专利文件
坟墓炸弹随即在殡葬业大受欢迎 , 人们不惜一切防止自己亲人的尸体被偷走 。 而盗尸者却也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偷走尸体 。 盗尸的代价这么大 , 可是为何还有这么多不怕死盗尸者前仆后继?原来在当时 , 尸体带来的利润实在太具诱惑力了 。 根据记载 , 1811年在英国 , 一具成年人的尸体能卖到440英镑的高价(当时一辆自行车只卖4、5英镑) 。 即便如此 , 盗尸者偷来的尸体还总是供不应求 。 收购尸体的买家不是什么恋尸癖变态 , 而是正规的医学院 。 有时还是医学院的学生亲自上阵盗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