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被坟墓地雷炸死也要盗尸,归根结底竟是为了教育?( 七 )

医学院对于尸体的需求 , 其实是为了给学生的解剖课程提供素材 。 但无奈库存不足 , 于是只好从黑市中高价收购 。 为何偏偏只在19世纪盗尸猖獗?这也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的结果 。 美国内战结束后 , 开始兴起大量的医学院 , 这就意味着招收的医学生数量增多 。 在英国伦敦 , 1793年只有两百多名医学生 , 而到了1823年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 。 同时 , 这也是医学制度改革的关键节点 。 以往也有开展解剖课程 , 但都是众多学生从旁观看老师解剖一具尸体 。 而改革之后 , 为了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解剖经验 , 规定每个学生对应一具大体老师 。 于是就需要更多的新鲜尸体来满足教学需求 。

众人围观解剖一具尸体一边是解剖需求逐渐增大 , 另一边却是用以解剖的尸体越来越紧缺 。 当时全球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成效显著的死刑改革 , 减少判决罪犯死刑的比例 。 死刑犯减少了 , 直接影响到医学院可以使用的尸体数量减少 。 到了19世纪 , 英国每年只有约56人被判死刑 , 但医学院每年需要多达500位大体老师 。 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催生了黑市中的尸体贩卖交易 。

人们观看死刑的执行而同样是尸体 , 也可能卖出差异悬殊的价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