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共享单车去哪儿了?( 八 )

单车行业的竞争开始加码加速,多个城市的单车投放量高于实际需要量4-5倍,并且短时间内暴增的单车数量,给城市运维人员带来很大的难题,共享单车乱象丛生,盈利尚未回本,因此多家单车企业在回天乏术之后倒闭破产。

由于处理成本过高,目前还缺乏商业企业在此领域创业。而如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这类国有资本背景的企业,也无法全部承担庞大数量的共享单车处理难题。

昔日“共享单车神话”逐渐破灭,只留下一堆钢铁垃圾,资本催热的风口和无序竞争产生的后果,难以明确责任承担和处理义务。共享单车下半场,为了保证市场竞争以及交通管制,多个城市不得以推出单车准入政策,在可预测的范围中促使单车市场进入良态发展。

除了政策监管规范市场,单车企业也开始寻找新的出路。8月份,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于信表示:“ofo正在推行有桩新模式,该模式已在深圳罗湖区、福田区上线,运行良好。”用户在结束订单时,需寻找专用的停放点,完成还车。

有桩—无桩—有桩,共享单车似乎经历了一个轮回,在自由发展的无桩时代,企业在资本和利益的驱动下过度投放造成资源浪费,如今回到计划可控的有桩时代,或许能够改善单车坟场的现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