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 Lake架构深度解析Intel的雅典娜女神(18)

动态调节 2.0

新的动态调节2.0技术变化点看图就可以了 , 大致意思就是Ice Lake处理器不会像之前那样只能睿频18秒之后就回到基础频率 , 而是慢慢的降下来 , 整个过程比原先长了8秒 。 新技术还使用了机器学习来预测CPU将会吃到哪种类型的负载 , 然后智能调节功耗预算来尽可能地延长睿频时间 。

总结

总的来看 , Ice Lake是一代变化非常大的架构 , 无论是内核还是外面的各种组件 。 人们都说Intel挤牙膏 , 但怎么说呢 , 竞争对手所给的压力不够也是Intel挤牙膏的一个原因 , 但更多的原因恐怕是来自于这几年Intel在制程工艺上面遇到的难题 , 本来在Intel的Tick-Tock战略中 , Cannon Lake是作为Skylake的制程升级版出现的 , 然而由于10nm的难产 , Tick-Tock战略彻底失效 , 变成了PAO——制程-架构-优化战略之后 , 计划以10nm初代的角色推出 , 结果10nm比PAO战略的计划还要晚 , 但是竞争对手的Zen和Zen+架构开始给Intel压力了 , 没办法 , Skylake加两个核用14nm++再顶一顶吧 。 这一顶就是将近两年过去了 , Cannon Lake也被彻底的放弃了 , 上面的许多优化被Ice Lake所继承了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