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问世,华为敛锋芒( 六 )

由于IoT设备数量庞大,种类繁杂,大小、能耗、应用场景不一,因此鸿蒙也要实现弹性部署,当设备需要多大内核,鸿蒙就能调用多大的内核加载进去。据华为CBG首席战略官邵洋介绍,鸿蒙最小可加载10KB的内核。

为了弹性部署,鸿蒙还将扬声器、麦克风、显示屏、摄像机等硬件资源虚拟化,同一华为账号下的各种设备,就可以共享这些硬件,比如手表不能拍照,可以调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拍照。

这种设计有两大好处:对用户而言,不同设备可以互为终端、互为外设,你可以调用最好的硬件资源。比如,荣耀智慧屏发布会现场演示中,就把大疆无人机虚拟成了智慧屏的外设摄像头,无人机拍摄的内容几乎实时同步到智慧屏上,从而让家中的亲人与在外旅行的你一块欣赏风景。

对开发者而言,一次开发的APP可在多个终端同时部署,大大提升开发效率。

无论对用户或开发者,鸿蒙系统的设计都很友好,加上华为庞大的IoT硬件体系,可以让华为在IoT上更好地抢占未来。

目前,华为的IoT硬件体系为“1+8+X”:1指的是手机,作为主入口;8指的是平板、PC、电视、车机、耳机、音箱、眼镜、手表;X是智能冰箱、智能空气系统、智能灯泡等泛物联网设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