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中国式」崛起与危局( 十 )

但无印良品不一样。和星巴克、喜茶类似,无印良品属于社交型品牌。这类品牌的品牌溢价是通过社交行为给予支撑的。

这种支撑体现在,一方面,同为无印良品的爱好者,会拥有较为相似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他们集聚在一起,集体想法会强化个体对品牌的忠诚度。

另一方面,社交型品牌在线下布局时,擅长使用「第三空间」的打法,来完成顾客的留存和转化。

举例来说,星巴克是典型的商务型社交空间。店内光线一般柔和偏暗,座位分散错落,满足商务会谈的私密性。同时配备充电接口,部分店内还有纸笔,提供商务便利性。

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满足延长了消费者店内停留的时间。在商务场景中,消费者除了消费咖啡,还会购买甜品、果汁、轻食等。

但无印良品对第三空间的需求满足,来得迟缓而错位。

首先,书店空间内没有设置座位阅读区,无法延长顾客停留时间来完成购买转化。其次,书店内提供的书籍很多为日文原版或者日文翻译书,内容涉及家居用品、断舍离、园艺和厨艺等,这样的书籍主妇逛起来才更带劲,文青倒是难有容身之地。再者,门店也很少租借或分享空间给其他消费品牌或文化艺术组织做活动场地。第三空间的功能实难发挥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