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旅还能再度崛起么?( 二 )

中青旅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建好一个景区然后收门票就行啦。这种商业模式特点是经营风险小,现金流好,且可以提价抗通胀。若掌握优质景区资源,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种模式在2015年之前很受资本市场的欢迎。但在2017年,门票提价的模式受到了政策的影响。然后,资本市场又发现景区的经营很难被复制,之前各个景区公司所炒作的复制模式、轻资产运营模式大多未能兑现。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和宏观经济的下行,各个成熟景区的容量也都逐渐进入瓶颈期,量价齐飞的故事变成了量价齐降。自身经营遇到困难,复制扩张的预期又没了,景区类企业的估值不降才怪呢。

但对于中青旅,却有些不一样。中青旅的核心价值在于乌镇和古北水镇,其中乌镇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陈向宏团队、自有的物业、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等都赋予了乌镇与其他国有的地方性景区不一样的元素。2018年,乌镇的客单价 为208.2 元,同比上涨了28.2%;古北水镇的客单价 为389.1 元,同比上涨了9.6%。乌镇已经走在了一个很良性的发展通道上,正逐渐从传统景区的设门卡收门票,转向文化消费、度假休闲和商业会展等多层次的商业模式。乌镇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周边大企业众多,得幸于互联网大会的成功,正成为长三角企业的品牌发布会、商业活动的新的场所。又得幸于乌镇戏剧节、木心美术馆以及黄磊、何炅等众多明星的加持,乌镇的文化底蕴在日益加强。而文化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又可留驻入住游客的行程安排。乌镇208元的人均消费其实是被大大低估了,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其实,散客占比再少些,甚至到50%左右,可能入镇游玩入住的体验会更好,届时门票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会更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