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东北大鼠疫纪实( 二 )

\r\n这次鼠疫属于最严重的肺鼠疫 , 一旦感染 , 死亡率百分之百 。 患病较重者 , 往往全家毙命 , 一时从城市到乡村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 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将其房屋估价焚烧 , 去执行任务的员役兵警也相继死亡 。 \r\n东北大鼠疫不仅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 , 而且还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 。 \r\n

\r\n鼠疫出现后 , 清政府下令各处严防 。 1910年12月 , 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 , 开始了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 , 随后抽调所能调动的陆军军医学堂、北洋医学堂和协和医学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直隶、山东等地方的一些医生 , 陆续前往东北 。 \r\n

\r\n伍连德达到哈尔滨后 , 组织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 , 对疫区实行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 。 通过隔离病患、隔断交通、加强防护措施等手段 , 逐渐控制了东北鼠疫的蔓延 。 尤其难得的是 , 伍连德在当时顶住了传统习俗的压力 , 采取焚化尸体的方式 , 防止了鼠疫的进一步扩散 。 \r\n

\r\n1911年1月30日开始 , 东北各地将鼠疫死者运往郊外火化 , 已经下葬的尸体也被挖出来投入烈火 。 伍连德是正确的 , 此举有奇效!在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傅家甸 , 死亡人数快速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