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在沪被罚事件发酵 专家:不能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 三 )

采访人员查阅资料发现,事实上,有不少城市近年来都对网约车相关规定进行过修订,并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例如,2018年6 月,重新修订的《芜湖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正式颁布。细则修订后,芜湖拉平了网约车和巡游车的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网约车准入标准。比如,车辆准入条件由必须市区注册放宽到皖B号牌,车辆标准高于等于传统巡游车即可,人员条件也放宽至全市户籍及居住人员。

同年10月,三亚市也公布了修订版《三亚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相较原来的《实施细则》,修订版放宽了驾驶员准入条件,取消网约车驾驶员户籍限制,增加了每辆网约车对接平台的数量等。

据了解,在首次公布网约车新政之后,包括泉州、兰州、杭州等10余座城市都主动对网约车管理细则进行了修订,部分城市选择降低网约车准入门槛,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部分城市还将新能源网约车列入规定,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市场,在淘汰老旧车型的同时,提高了网约车车型档次。

专家建议动态监管解决安全问题

据了解,今年7月份,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累计对滴滴、美团等14个平台共计检查21次,对没有完成清退不合规车辆等违法行为开出罚单114张。滴滴出行和美团出行共收到累计570万元和153万元的罚单。对此滴滴出行回应称,目前提供分批清退方案并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整改工作还在沟通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