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决裂 半导体谁最受伤?( 五 )

中长期的影响~~日本对韩国的大经济(Big Business)将不复存在

韩国政府于7月3日发布,为支援半导体材料、设备的国产化,计划每年提供1兆韩元的预算(约人民币55.8亿元)。(日本经济新闻,7月4日) 此外,韩国政府于8月3日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针对日本政府的把韩国从“白名单”除名一事,决定立即执行2,723亿韩元(约人民币14.4亿元)的预算。韩国预测到从日本的进口会停滞,所以加快实施原从日本进口的零件、材料的多元化进口、国产化。(日本经济新闻,8月3日) 三星电子、SK Hynix等正在考虑尽可能迅速地排除成为“瓶颈(Bottle Neck)”的日本产的材料、设备、零件、装置等的进口。 比方说,如图1 所示的生产设备中,韩国应该会逐步改变设备的采购,Coater Developer的采购由东京电子转向韩国的SEMES、Dry Etching设备由TEL转向美国的Lam Research(Lam)和美国的AMAT(应用材料公司)、热处理设备由TEL转向AMAT、CMP由荏原制作所转为AMAT、清洗设备由SCREEN和TEL转向SEMES、测长SEM由日立High Technologize转向AMAT、Probe由东京电子和东京精密转向SEMES、测试仪由Advantest(爱德万测试)转向美国的Teradyne(泰瑞达)。 此外,韩国应该会考虑在国内开发被日本占大头的Coater Developer、Batch清洗设备、Probe、Dicing Machine、Grinder等。 其结果就是,5年后,日本产的硅晶圆(Silicon Wafer)、包括用于EUV的所有光刻胶(Resist)、用于CMP的抛光液(Slurry)、包括氟化氢在内的所有药水、用于Dry Etching 和CVD的所有其他气体材料、所有的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设备等的对韩国的大经济(Big Business)很有可能不复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