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GDP20强,东莞凭什么留住“华为们”?( 六 )

以在2019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榜单中排名第17的软通动力为例。在去年6月举行的软通动力松山湖新基地乔迁庆典上,软通执行副总裁黄颖曾公开表示,2018年新基地计划入驻1500人,未来五年,软通动力华南区的研发基地也将逐步转移到松山湖,人数规模可达4000人。

与软通动力类似,中软国际、易宝软件、华微明天等华为软件服务商也纷纷在松山湖布局。“华为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华为业务占据公司业务90%以上的易宝软件项目经理黄后林曾如是表示。

可以说,华为在东莞的案例,印证了一家强企带来了一条产业链的龙头效应。此外,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告诉城叔,华为所产生的投资示范效应,也能带动更多市场资本的进入,从而激发东莞产业转型的后劲。

机会在前,东莞能不能接招?

对于东莞而言,在将实力强大的“华为们”吸引来了以后,如何将其留住、并与自身发展需求相适应,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东莞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位——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