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头条 | “玩命”推荐ETC!银行争夺1.8亿用户、2.91万亿元支付的幕后真相( 六 )

招商银行研究院分析师王海量认为,通过ETC支付所绑定的客户天然具备两大营销基础。首先,高净值。ETC用户基本都是车主,多为中产阶层,金融机构向其交叉营销贷款、保险、理财和存款等业务时,转化率更高且利润空间更大。第二,高粘性。ETC装备一旦安装后客户一般不轻易更换,因此这类客户往往粘性更高,有利于金融机构对客户保持长期关注,实现精准服务。

除了对用户的争夺,ETC通行手续费也是显性收入重要部分,主要来自于各收费场景交易手续费收入以及资金沉淀利息。

一家股份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对采访人员分析,除了拓展零售业务外,银行大力推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ETC产生的通行费用,这也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金。他认为,这对银行来说也将是一整个链条的服务空间,除了C端——汽车ETC用户的客户粘性,B端机构端,例如地方交通部门,也是各银行争夺的客户,比如ETC费用产生的存款,并由此衍生的金融服务等。

不仅是高速公路通行,王海量认为,未来ETC支付有可能逐步在以下场景分别推广,分别是高速公路的通行收费、停车场的停车收费、加油站的油品销售以及车险销售,他预计场景的年收费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4000亿元、1.26万亿元、7500亿元左右,合计约2.91万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