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包裹被销毁仅赔300元?德邦快递:已跟进调查( 三 )

也有不少网友描述了通过各类快递公司寄递货物并未完好收到的相似经历。南都采访人员梳理相关报道注意到,此前,北京有用户通过快递公司邮寄了一台价值98万元的医疗设备到广西,选择了2万元的保价,结果发生了意外损坏,维修价格是1.2万元,而快递公司回复称仅赔偿300余元。一位江苏用户通过快递公司寄电脑主机,物品却在运输途中受损,保价4000元,最终只能赔付800元。

曾有广州一名用户向南都采访人员曝料称,自己往湖北的家中快递了一个价值千元的手机,而家人取货回家拆包后却发现成了一堆衣服,经过申诉,查明是发件网点将物品包错,但最终手机未找回,快递员索性自己赔了2000元。

随着高价值物品寄递需求提升,快递的安全意识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南都采访人员采访调查发现,快件物品损灭价值难认定、各企业赔偿标准不一、缺乏维权凭证等等问题,仍成为一道道令消费者和快递企业“头疼”的难题。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在接受南都采访人员采访时曾指出,由于寄件方和快递公司之间属于快递服务合同关系,依照《合同法》相关规定,物品丢失和损坏意味着快递企业违反了和寄件方的约定,“收件方可拒绝签收,责任即由快递公司承担。”他提到,遇到物品灭失问题需要寄件人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物品的损坏是否可逆——若可修复,修复费用成本可要求快递企业承担,若无法修复,发票、支付记录、订单均可以作为索赔的物品价值证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