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日本靠什么成为“隐形”科技冠军?( 二 )

深层对决,日本为什么能遏制韩国?

苹果、三星比拼的是智能手机利润、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较量的是看得见的创新和改良,我们把这种比拼称之为“表面的战争”,足够绚烂也有很强的话题性,但技术含量不是最高的。事实上,电子产业链从表面到深层次,技术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稀有程度也更加明显。拿智能手机产业链举例,最表层的应该是经销商,他们只需凑齐拿货的钱,有销售渠道即可,于是经销商遍布全世界,竞争非常之惨烈,每天都会有新人加入,也会有失败者离开;再往里一层,就是类似富士康、比亚迪、昌硕科技之类的成品组装代工商,他们的工作是把一大批的零部件组装成为一支“能打电话、发短信、玩王者荣灌”的智能手机,到这个层次,就不是单纯的资本和经营了,还要虑到工程标准、品质参数等要求,而且因涉及到终端出货,这些厂商也容易曝光,比如富士康在iPhone量产高峰期,经常成吨、成吨地在海关报检出货,这些画面经常被捕捉到,大肆报道。

原创<br> 日本靠什么成为“隐形”科技冠军?

一般来讲,经销商、代工商会比较容易被取而代之,毕竟,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有资本、有政策,常常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工厂就拔地而起,但他们赚的是辛苦钱。 手机产业链再往里渗透,就是 “ 技术密集型 ” 区域,如台积电的芯片生产线,三星的芯片、摄像头、显示器和电池生产线等等,这个层次的供应商利润都比较高,可以说是最高的,而且在产业链上有着非常强大的话语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