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谢晓亮:疾病没有国界,科研亦应如是

来源: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国科学本身、中国科学与世界科学的交流与合作、世界科学有关社会部分等均面临挑战。在此态势下,人类社会更需要科学的担当,中国科学界需要有所担当。从今年8月10日起,《知识分子》设立“科学的担当”专栏。

今日为“科学的担当”专栏第二篇,由北京大学教授谢晓亮所著。

谢晓亮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8年,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见谢晓亮自述与北大的故事:梦想的起航与归程)。不曾想,回来不到一周,美国学术界掀起一股排华浪潮。谢晓亮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他是否应该继续跨国科研合作?

8月16日,谢晓亮在著名学术期刊 CELL 杂志上发表《疾病没有国界,科研亦应如是》一文。《知识分子》获谢晓亮与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授权,转发该文中文版。

内容摘要

谢晓亮以亲身经历呼吁美国的理念和理想不应该被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所取代;两国合作互利共赢,并不像美国公众所被误导的那样——只有中国获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