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正面临非市场挑战( 三 )

尽管在学界,对于市场运行干预的合理性之争依然是经典命题。但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是,非市场因素正显示更大的影响力。在企业制定战略之时,已经不能只聚焦在纯粹的市场领域。正如斯坦福大学教授DavidP.Baron所说,一系列问题促使企业必须系统考虑非市场战略,如:为什么一些看似良好的竞争战略由于政策行为而受阻?为什么一些战略受到公众的批评和敌意?为什么一些战略意想不到地产生了与企业核心价值不一致的结果?

非市场战略的概念发源于西方,但非市场战略作为独立的战略理论的历史并不算长,尽管在西方市场,这些公司事实上已经经历了多重来自非市场的挑战。在这些公司更为熟悉的西方本土市场,反对种族歧视、女权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这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也使得企业战略决策者意识到其重要性,面对这些红线和挑战,他们更为熟悉,也形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当下那些试图继续在中国市场耕耘的跨国公司们来说,除了直接与市场的供需关系相关的竞争战略之外,他们必须开始重视东方文明价值观和舆论底线所塑造的非市场环境,这在某些时候,往往甚至比看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更为重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