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留守改变的乡村教育( 四 )

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隆林县被列入国家试点。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让不少贫困生吃得比家里还好,“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高涨。”杨进文说。

从2012年开始,随着当地全面推行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德峨中学的少数民族女子班停办了。

女子班举办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改变了不少贫困女童的人生轨迹——德峨镇德峨村的杨兰是寨子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她从桂林一所高校的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隆林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德峨镇夏家湾村的魏晓云,更是以一个大山里的姑娘,考到了万里之外的美国一所高校学习财经专业,成为当地人的骄傲。

随着当地人外出打工越来越多,家长也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送女孩子上学,从过去少部分有见识家长的行为,慢慢成为当地村民的普遍选择。现在德峨镇初级中学在校生1435人,女生有600多人,占了四成多。

留守一代奋斗精神的消失让人担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