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求稳”、“求变”--“2019成都医疗美容月”落幕( 四 )

C端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刺激了B端的增长。2018年,成都医疗美容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00余家,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国第三。

但一直以来粗放式的发展,也为医美产业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三非”带来的医疗纠纷。不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医美行业的信任,也扰乱了整个医美行业的秩序。

所谓“三非”,是指非法的从业人员、非法的机构和非法的产品。然而“三非”往往体量小,且隐蔽性极强,司法打击难度极高。事实上,“三非”只是问题的表象,背后隐藏的是整个产业框架的缺陷。换而言之,建立完善的医美产业框架,对清退“三非”作用巨大。

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破解“三非”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链条、一个可追溯的平台,让信息更加对称,更加透明。覃兴炯举例说:“比如顾客拿到一支针剂,或是选择了一个医生,马上就可以验证资质和安全性,而且这个验证是值得信赖的。包括能不能基于区块链的一些不可篡改的这种技术,让信息去变得对称,是我们正在思考的。”

祁佐良评价医美行业称:“目前从总体讲还不成熟,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祁佐良认为:“成都医疗美容产业的发展,能在全国起到楷模作用,所以成都应该率先做好医疗美容市场的规范。因此成都市打造医疗美容产业城市,打造医美之都,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