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求稳”、“求变”--“2019成都医疗美容月”落幕( 五 )

成都打造“医美之都”的重点,正是打造医美产业生态圈,主要包括医美产业链、相关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三个层面。其中,医美产业链主要包括医疗美容服务,以及上游的医美产品制造,包括药品与医疗器械。

2018年,成都市相继出台了《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和《成都市加快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成都医疗美容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2030年达到2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从产业布局来看,上游的医美产品制造占比较大。我国医美产业链上游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国产药品大多逊色于进口药品,鲜有新技术突破;但上游普遍具有较长的研发周期和认证周期,市场准入门槛高、技术壁垒与资源壁垒导致了很高的市场集中度,也是医美行业“暴利”的根本所在。据前瞻经济学人数据,在医美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收入占行业收入的32%-52%,流量入口份额为28%至60%,下游份额为-10%至13%。

2019年7月1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到2020年,医药健康产业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到2030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万亿元。医美也是其中一环,在生物技术药品领域,抗衰老药是发展重点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