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走过青春期

从 2017 年开始,在中国的智能音箱市场的观察家眼中,几乎每一年都是以「爆发元年」的期寄开场,再以「即将真正到来」收尾。在这种起起伏伏的半推半就之中,我们经历了短暂的「百箱大战」,继而一个披沙拣金的新时代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倘若亚马逊 Lab126 实验室当初没有为 Echo 注入灵魂,过往两年的智能音箱大战也无从谈起。语音助手为蓝牙音箱提供了 AI 大脑,而互联网公司更在意万物互联和智能家居。无疑,智能音箱彻底搅动了产业链上下游。故事里,写尽了互联网巨擘间的激烈角逐,也插叙了创业公司的生不逢时,以及各家遭遇围剿时的羸弱、变通和逆转。

2017 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萌发,百余家公司轮番上阵;竞争在 2018 年刺刀见红。语音交互的早期,智能音箱被寄予了点石成金般的期许。两年过去,智能音箱的新时代因为一块屏幕的存留增减,变得比过往两年更加有趣又迷离。

尽管业界在智能音箱的证明与证伪之间的拉锯从未停止。「传统音箱+智能语音助手」的搭配,也曾让万千创业者以为风口降临,人人皆可分羹。可三年过去,市场上的金牌卖家仅剩巨头。过往参与者的存亡绝续,大多是一部血泪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