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走过青春期(14)

在语音交互出现之前,小米鼓励用户启动手机 APP 去控制智能硬件。智能音箱发售之后,小米发现,用户的使用习惯正在从对手机 APP 的控制迁移到音箱的语音交互。当 IoT 设备数量和用户规模越来越庞大,消费者考虑购买智能音箱,去操控这些设备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强。一项统计调查显示,购买小爱智能音箱的用户,更倾向购买小米自家的 IoT 设备。因此,智能音箱又带动了 IoT 产品的销售,智能音箱的」催化剂「作用可见一斑。

而对于 IoT 的「收割者」一角。唐沐通过一个反面假设来说明了重要性:「假设小米跃居为全球最大的 IoT 平台,但没有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那么在智能音箱的战役内,友商便会获得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用户可以通过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控制小米的 IoT 智能设备。」

IoT 设备的连接需要有开放协议的授权许可,一旦竞争者可以控制第三方的家居设备,而不支持小米的 IoT 产品时,消费者很可能再也不会把小米的任何产品添加到购物车里了。

继续往下推演,对手收割 IoT 只是第一步,毁灭是第二部。唐沐说:「一旦友商收割了小米的 IoT,难保有朝一日,语音助手会屏蔽掉小米的设备,造成其无法正常使用。更狠的是,当用户对家中的智能音箱发出指令后,不排除友商的智能音箱会推荐用户使用其他品牌的 IoT 设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