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药不如做保健品,做保健品不如买药厂,复星医药买成医药王国( 六 )

比如,2017年以来,复星医药就发起对斯迈康65%股权、Tridem Pharma 100%股权、汉霖生技69.25%股权、深圳恒生医院60%股权、BNI、力思特制药97.83%股权、葛兰素史克制药(江苏)100%股权等公司的收购……

先参后控的基本逻辑是:在投资标的钟子期、初创期参股,在其即将进入扩张期,具备盈利期望时控股。复星医药的投资项目池,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先参后控模式的潜在名单和既有名单。

不过,这份名单虽然庞大,也遵循VC、PE的一般规律:二八法则,只有极个别的项目能够盈利、退出,绝大部分收益都来自其中的几个项目。

2018年,港交所上市公司国药控股实现净利润94亿元,国药产投持股国药控股52.88%,复星医药持股国药产投49%,也即复星医药间接持股国药控股25.91%。因此,仅国药产投就为复星医药带来超过20亿元的账面浮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参股国药产投,复星医药2018年的投资收益为负。

频繁的买与卖,最终目标是寻找到类似国药产投这样的利润王,或类似和睦家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只要其中几个投资标的获得成功,便能支撑复星医药的营收、利润主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