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系统大有可为 从鸿蒙看未来操作系统的大潮( 五 )

微内核可以令系统更容易运行在更多平台上,但要打通平台之间的生态,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相同的内核。

例如,系统的应用层是否能兼容同样或者近似的应用?而如果能兼容,该应用的界面是否能适配不同的设备?

要知道同样是iOS,iPhone和iPad的APP尚不能相互完美适配,跨平台的应用生态要如何营造,一直是业界苦苦钻研的难题。

而跨平台应用生态的营造,正是华为鸿蒙OS的另一大亮点。根据开发者大会上的介绍,鸿蒙OS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通过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且编程可视化。

开发者只需要一次开发,就可以将应用部署在多终端的鸿蒙OS上,不同的设备可以实现共享生态。

换言之,为鸿蒙OS开发应用,并不需要细细适配每一个平台,通过统一编译,应用就可以实现多设备的兼容,UI也能自适应。

而这个课题,在业界中其实灼手可热。不少大拿例如微软、苹果乃至谷歌,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这也正是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大趋势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