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降利率,不搞大水漫灌——LPR细则点评(海通宏观姜超、李金柳)( 六 )

“利率双轨”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去年2季度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银行间资金利率明显走低,但一般贷款的平均利率直到去年4季度才小幅回落,反映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很长一段时间,LPR的报价处在4.31%的位置不变,而央行通过将LPR与公开市场利率联动、提高市场化程度,推动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使得LPR对市场利率的下降将有更多反映。

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基准依据LPR,是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下降,而非直接降息大水漫灌。在增强LPR的市场化和灵活性的同时,让银行贷款定价以LPR为基准,则是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下降。

从短期来看,在这一机制实行之初,银行的加点如果反映了去年以来自身资金成本的降低,那么央行短期将无需直接动用降息工具,就能逐渐实现引导实际融资成本下降的目的,而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的背景下,有助于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避免对地产的重新刺激。从长期来看,未来如果央行对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进行调整,则将直接影响贷款利率,实现贷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的联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