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变迁与广东十三行的崛起( 三 )

这段铭文中,出现了一个叫“戈武”的书史,他就是作为中人参与这个契约的订立和书写人(铸保)。戈武这个人,应该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契约中,最早出现的中人,也是中国古代契约传统“行契立中”的有力证据。

信中人民间法制诚信的结果

周懿王5年(公元前895)的铜器铭文《五年卫鼎》中,记载了裘卫以田交换邦君厉的5田,铭文还记载了有关官员、证人参加,双方签订交换契约的事。这些官员、证人,也是中人。

西周以来,中人的称谓不断变换。秦汉时叫任者、任知者,魏晋南北朝时叫时见、时人、临坐,唐朝称保人、见人、知见人,宋元时叫见人、作中人、中间人,清朝叫中见人、引说、凭中人、同中人、居间,民国时叫中人、正中、偏中等。这么多称谓,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中人。

清朝学者王棠在《燕在阁知新录》讨论中人的本源时说:“今日文契交易必用中人,此字亦有所本。乐府《当墙欲高行》云: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以为仕进不待中人,则事不成;交易不用中人,亦无取证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