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财报看“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得失( 五 )

阿里在此也已经从早期运营拉动,再到投资拉动(此方面至今尚在使用),在接下来业务子集之间的配合拉动也会是常态,若客观今日阿里成绩,不能仅看到天猫排除未支付订单增长34%的成绩,亦要看到大文娱和本地生活服务的牺牲。

阿里云将推迟盈利周期

在本季财报中,也有业务表现较为失色:阿里云。66%的同比增速为历史新低,且EBITA亏损率由上季度的2%又升至5%,亏损面在放大。

我本人此前对阿里云的盈利周期曾抱有相当大的期望,考虑到AWS在运营7年之后盈利,随即成为亚马逊营收的重要一支力量,今年也是阿里云成立的7年节点,在之前的数字看,似乎逐渐有盈利的迹象。

此时亏损放大,距离盈利又远了许多,结合在“商业操作系统”中阿里云是重要一支力量,阿里云的发展也纳入了集团大盘的考虑,又如何来解释此现象呢?

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

其一,在腾讯和华为的拼命追赶,华为云在2018年取得了5%的公有云份额,进取心相当了得,给了第一把交椅的阿里云极大压力,如此,价格战重新到来,降价成为必然选择,如去年曾高调宣布进行战略合作的民生银行,在当年同期也与华为进行云计算合作,且联合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客户关系也未有想象中牢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