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电脑城与它们最后的机会( 三 )

据商业地产运营商睿意德的租赁服务总经理杜斌回忆,一直到07年以前,电脑城还是非常抢手的项目,“赛博和百脑汇是最火的,面积大些的商业地产都想要。”当时,每个城市的繁华地段都会有几个电脑城,租金也几乎是各类商铺中最高的。

但电子商务崛起之后,电脑城开始逐渐衰落。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引发的渠道变化,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商业地产业态兴起,则令电脑城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事实上,电脑城在衰落已经不是新话题。

早在2009年,在电脑城扎堆的中关村,就已经不再鼓励电子卖场、餐饮等业态在该区域发展。海淀区政府称此举是要“逐步调整传统商贸业规模,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到2015年,政府再次明确,中关村地区要在3到5年内完成转型,彻底告别电子卖场。

次年,中关村e世界电子城、海龙电子城相继停业转型。在电脑城做生意的商户迎来了十年来最大的清退潮。

整体来看,电脑城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但另一方面,随着近两年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在下沉市场寻求突破,位于低线城市繁华商业区的电脑城进入它们的视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