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难自救 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近六成( 二 )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聚德几乎就是“北京烤鸭”的代名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利好之下,全聚德的营收从2007年的9.17亿元,增至2012年的19.44亿元,但这一年,限制公务消费“中央八项规定”成了全聚德命运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全聚德业绩徘徊不前,营收不仅没有突破“20亿大关”,还有下滑的态势。2018年,全聚德营收17.8亿元,净利润为0.73亿元。

与此同时北京城里烤鸭的选择变得多元,竞争日益加剧。大众点评上,搜索北京市的“烤鸭”一共出现4203个结果,而该平台上的北京烤鸭排行榜上,排名前五的依次是四季民福、小大董(大董的副牌)、大董、梧桐、義和三里,全聚德和平门总店只排到第七位。排在它前面的这几家店除了大董和梧桐,其余几家人均消费都低于全聚德和平门店。

弃全聚德而去的不只消费者,人才流失也是全聚德近年来面临的一大问题。2000年后,北京烤鸭行业从原先不到1000人的从业规模,一下子扩大到几万人,发生了数十倍的增长。这些新兴品牌、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烤鸭店都需要掌勺师傅,这些师傅们,大多来出自北京烤鸭的“黄埔军校”全聚德。而全聚德身上很多国企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员工的激励制度不完善,很难留住人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