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进入互助时代(11)

可能是诈骗,另一个可能则在于,平台是真的,但参与者并没那么多。有该行业从业者曾自曝:为积累用户,吸引投资,也增强参与者信心,行业里不乏高额补贴、不实名认证即可参与等行为。

一位首都经贸大学的学者在他的论文中指出了更为系统性的风险:当缺乏权威监管方,平台理论上可以虚构病历、套取互助金,甚至制造庞氏骗局。因此鲜有第三方基金会或银行愿全面托管互助金,用自己信用为平台背书。

2016年,保监会曾连续3次对互助行业下发警示,整治网络互助平台没有保险资质,缺乏合法的准备金,也没有官方认可的精算环节,却给予消费者能获得近似保险般“刚性赔付”的虚假预期,甚至采用各种擦边营销手段大肆推广。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曾撰文提醒,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发生率作为参照,即使只算6种主要大病,30岁男性的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51岁男性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十。这意味着,30岁的男性群体间,想实现30万元的互助计划,每人每年应分摊240元;51岁的男性群体,每人则需要分摊2400元。如果涵盖更多疾病,费用更会水涨船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