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半月形石刀 见证安宁河谷的富饶( 二 )

西昌棲木沟遗址位置图。

双孔半月形石刀 见证安宁河谷的富饶

安宁河谷平原以“粮仓”著称于世。胡力平摄

更多凉山宝藏,扫码上封面新闻。

□文/胡婷婷图/凉山州博物馆提供

一穿孔石刀 凉山石刀系的佼佼者

时间回到2006年,西昌琅环乡的棲木沟遗址。该遗址位于安宁河西岸的山间坡地。在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工作区里,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段藏于“地书”里的故事。

早在4000多年前,棲木沟一带便有人群在此繁衍,他们与大兴乡横栏山人同属一支,使用着同样的陶器过活。他们住在有基槽有立柱的长方形大房屋里,房子旁边有几个不大不小的圆坑,坑里是他们丢弃的坛罐残片、烧土块、砾石和草木灰烬。到了战国时期,这里形成了一支拥有自身特色的安宁河土著人群。他们使用着精心制作的黑皮土陶罐、高脚杯、带流壶和觚,器物装饰着或戳或划着图案,多重线条、圆圈、网格的简约风格在此地大为流行。他们为亡者营造长方形的墓坑,随之一同放入的,除了未亡人的哀思还有特地准备的陶石器。后来,由西北地区迁徙了一支喜欢使用双耳罐的族群,与土著人交融,或许还掺杂着相杀的画面。渐渐地,大家都接受并习惯使用双耳罐,在安宁河边网鱼,使用石制工具如斧、砍砸器、杵、砺石。营建大石墓来安放族人的身体和灵魂。到西汉中晚期,这里出现了空置的长方形墓坑,还有小罐套瓮罐做棺埋骨的习俗。明清直至今时今日,在这里生生不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