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半月形石刀 见证安宁河谷的富饶( 五 )

生活于我国云南西北横断山脉的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也同样掌握着磨制石器制造术。独龙族在上世纪50年代仍然处于木、石、铁器并用时代。当地村民对大家谈及其祖父制造石器的情景:“祖父从山顶上砍来很多柴,烧起熊熊大火。从江边捡来极坚硬的砾石,以蓝色、绿色为最佳,黑色次之。把石头投入火中烧红,取出淬水,使有裂纹,然后放在木垫上打砸,石头便依痕纹裂开成片,薄片制成石刀,厚片磨制成石斧”。

精心挑选特定的石材,阿兹泰克人利用金刚砂和水来完成石材的加工,独龙族则借助水、火之力剥离石块,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民族对不同颜色、质地的石材都有自己的偏好,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逐渐认识了水、火、矿物和石质的属性,能利用资源来为日常生活服务。他们的具体操作方法也给我们以启发。凉山境内发现的石刀都经过了拣选、精细磨制、双面钻孔,棲木沟的这件石刀,呈褐色,质地较硬,刀背线条流畅,符合人体力学。两端尖,刃部依然锋利,双孔位置临近刀背。德昌董家坡的石刀还发现了多个钻孔,虽有几处穿孔未通便放弃,然而在小件石刀上多次钻孔,都反映了棲木沟人和董家坡人的石刀加工技艺熟练,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