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日韩贸易战( 二 )

但在一片同仇敌忾中,三星副会长李在镕还要硬着头皮前往日本,徒劳的沟通原料问题,让外界看到了韩国在悲愤之后的无奈。比起韩国人的激愤,日本舆论却相当冷漠。安倍回应媒体内拒,日韩之间信任关系已经崩溃,似乎暗示了之后更加猛烈的风暴。在半导体手机等诸多领域霸气外露的韩国人,似乎一夜沦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但另一方面,文在寅也做过不少缓和两国关系的努力,比如派遣韩国政坛少有的知日派人士出任日本大使,任命日本研究专家担任外交部第一次官。即便在历史问题上,韩国国会议长也冒着得罪民意的风险,撤回了要求日本天皇向韩国慰安妇和劳工谢罪的提案。日本媒体甚至拍到文在寅,在G20峰会上主动接近安倍晋三,这种缓和努力背后是今年韩国出口额已经连续六个月下跌,文在寅深知日本对韩国经济的重要性,但韩方的举动贴了日方的冷屁股,哪怕在禁运开始后,文在寅主动喊话要求磋商,也只换来日本冷冰冰的不予回应。

历史问题仅仅是借口,日韩交恶的深层次原因是韩国人早就对日本经济形成了全面威胁。80年代,美日半导体战争硝烟弥漫,韩国作为美国的棋子,共同对抗彼时的行业霸主日本。90年代,趁着日元升值,韩国政府用补贴和金融手段支持本国造船业疯狂扩张,挤压日本传奇。此举一度引发一些国际船运组织对于供应过剩的担忧,告诫韩国停止产能扩张,但现代三星大宇仍旧进一步制定了上百万吨的发展计划,最终彻底结束了37年的日本造船业霸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