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十问:品牌缺钱的谎言,还是新瓶装旧酒?( 三 )

比如王自如和莫博士 , 他们发表的意见以评测为主体 , 站在用户角度去讨论一个产品 , 而且本身是品牌重度用户 , 比如莫博士评测苹果产品的内容最受关注 , 连乔布斯都得看 , 因为莫博士首先是苹果用户;再比如王自如 , 最初因为自己是苹果死忠粉(KOC) , 自己买一堆苹果产品评测拍视频玩儿 , 后来发现这事儿可以成为赚钱 , 于是成了职业甚至事业 。 只不过后来王自如、莫博士都成了KOL , 发布很多内容时 , 不再具备KOC属性 。

如果一个写科技行业评论的 , 不论粉丝多少 , 只要不是站在用户角度输出意见 , 就不能算KOC , 比如我写云计算行业的话题 , 我不是云计算直接用户 , 不能算KOC , 但如果我写网络云盘的对比体验 , 我就可能算一个KOC 。 KOL和KOC不是非此即彼 。

KOC不是腰部、臀部或者脚底板KOL , 是KOC还是KOL , 要从输出的Opinion的性质来看 。

3、能带货就是KOC吗?

瞎扯淡 。

李佳琦卖口红 , 但他不是口红用户;微商是代理商 , 不一定是用户 。 能带货的不一定是KOC , 黎贝卡可以4分钟卖100台宝马mini , 与她是否宝马mini车主没关系 。 KOL、大号、网红和导购都能带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