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苦行僧 白首犹不悔( 七 )
我拿回来做了两年。接着我调去了华南农业大学,给中国四大农史巨擘之一的梁家勉教授做助手,也是驳出来的。他看到我的文章,写信叫我马上到广州见他,他当年已经78岁了。
“杨家四代为人师表,我觉得当教师很好”
广州日报:您年岁已高,平时谁照顾您和夫人?
杨宝霖: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平时工作实在太忙,日常照料主要靠次子杨棣新,他现在是东莞中学总务处的职工。我这个次子是见义勇为的“东莞好市民”。1994年,一名小学生被人抢劫的时候,他见义勇为,被人砍了7刀,差点死了。
广州日报:到目前为止,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时光可以重来,让您回到青年时代,您还会选择今天这条路吗?
杨宝霖: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找资料,我找的资料不是一页两页,一个方面的资料起码几十斤,有时几百斤。例如《全芳备祖》这本书,我家里现在准备整理的资料,起码超过200斤呢。
生命有限,找资料的时间长了,用资料的时间就短了。如果那时找一些,用一些,就好了。而我当时不知道今后会怎样,只顾着拼命地找资料,现在用的时间太少,我遗憾在这里。大量的时间找资料,没有及时地用资料,现在找的资料用不了。怎么办?给人家用,我把书捐给图书馆就是因为这样。
推荐阅读
- 李白|新赛季典藏皮肤烂大街,只因天美这两条新规则,李白首款S++皮肤即将来袭
- 咪蒙也离婚了! 现代男女如能记住此4字, 何愁白首不分离!
- 做人有尺,讲话有度
- 印度苦行僧高举右手45年不放,如此虔诚的他,最后怎么样了?
- 滴滴过冬,“苦行僧”程维能否求得出行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