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14)

【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

库存袜

有意思的是,这门生意里暗含套路。例如有些库存买家会组团去探厂家口风,他们先后单独去给出采购价格,一次比一次给的低,逼迫厂家最终只能选择第一个人给出的价格。

何姐觉得,谈判价格的水平固然重要,但几个库存老板竞争起来,卖家还是最重视个人信誉度和业内口碑。

虽然袜子库存生意的好坏、淡旺季都是跟着大货走,但何姐仍觉得库存相对更容易一些。因为不用买袜机和养工人,她单枪匹马就能去谈生意。

来自东北老铁的挑战

生意难做的另一个原因是并非只有大唐才有袜子产业带,江阴、福建、佛山等地都有出现。而浙江嘉兴市的海宁和吉林省辽源市目前是大唐最无法忽略的对手。

其中,海宁袜子定位更高端,在中国人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市场前景很可观。

辽源和大唐的产品定位则更相似。比起大唐,辽源有更多大企业,往往一个厂商内部就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可以更好地控制品质和效率,也提高了入行门槛,使得竞争更容易趋向良性。现在,辽源产的“东北棉袜”已经成了叫得响的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