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13)

大相发现,有些人很愿意在这里和同行沟通,却不愿意分享。“我见过很多袜子老板都是做生意聪明,但思想相对保守,行业领头人的带动作用比较小”。

除了袜子通讯录和大袜网这种高调的互联网新玩法,库存这种处于袜子产业链末端的环节也低调地存在着。

许多人觉得库存买卖是灰色生意,因为交易价格私密、商品去向不明。事实上在大唐这种产业带集中的地方,处理库存早就成了所有袜厂的公开需求。目前大唐、义乌、河北等地都有较多的库存买卖集群。

何姐2013年建起“美丽春天专业买卖各种库存”的招牌,从大大小小的袜厂收来库存,再找销路转手卖出去,远至非洲,近点的有河北、安徽的买家。买家要么把库存重新贴牌,要么用库存做买一送一的活动。

收库存的过程中,除了价格和质量,何姐会重点考虑这款袜子是否好卖。“特别时尚的袜子就不好卖,因为库存都是卖到比较穷的地方去,那边的消费者不在乎时尚。”

库存买卖的规矩严格,通常都是清点完货品数量后现金交易,一次性付清。何姐做过的最大一笔库存是500万双,由于量太大,只能签了合同分次交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