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11)

由于大唐袜子产业链分散,商人们得寻找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一些人针对资源互通的需求开辟了新“袜子工种”,大相就是其中一个。

十多年前,他还在上海做程序员,和奢侈品行业打交道。结识了来自诸暨的老婆后,便在2016年趁电商火热之时建立了魔束袜业,从做打底裤起步。2017年起他转战外贸,同期建立了“袜业通讯录”。现在,加入这一社区的成员有近4000人。

大相观察到,“袜业通讯录”上找货的电商卖家最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前期搭建资源,或者是有紧急需求的人会来。虽然大唐产业链齐全,但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比较难,需要和人接触、磨合。”

“袜业通讯录”其实并不盈利,大相希望通过平台收集的数据建立一个行业数据库,然后把积累的资源和口碑反哺到自己的生意上。接下来,他也有可能和大唐政府正在建立的大数据中心展开合作。

大袜网创始人蒋昌做的也是平台搭建的生意。

他十几年前曾在上海工作,2014年和朋友在大唐创办了“猫头鹰网仓”,根据电商客户的需求去供应商处开发和采购产品。成立第一年销量就上亿,成了诸暨的明星企业。

推荐阅读